8月23日上午,北京市政协经济委组织部分委员考察通州区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参观了园区会展中心、航天育种中心、种苗繁育温室和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听取了园区管委会关于园区建设情况汇报并座谈。市政协主席吉林出席活动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闫仲秋、秘书长周毓秋出席活动。
据介绍,2011年7月,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北京市通州区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前期规划五万亩,远期规划以于家务乡为中心覆盖通州南部乡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作物种业示范区核心基地”以及“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并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种业科技特色基地、北京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北京市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和北京国际种业品种权交易创新基地。世界排名第四的法国利马格兰、北京德农、大北农金色农华、黑龙江垦丰种业、山东冠丰种业、内蒙古大民种业等上市高端种业企业已入驻园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中国林科院等在京优势科研院所已分别在园区建设通州院区和试验站,为园区及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及人才技术支持。
委员们认为,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以打造国家种子“硅谷”为目标,以农业研发中心、农业会展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和农业体验中心建设为抓手,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过搭建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高通量分子育种服务平台、种苗健康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作物种质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种业产业资源配置,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链条,充分体现了市场化、品牌化和信息化的农业现代化特征,对于打造首都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吉林主席指出,种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行业,种业园区通过聚集流转土地来打造集种业育种、展示、评价、交易、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产业链,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未来种业园区要立足北京科研资源优势,紧紧围绕“高精尖”做文章,强化生物育种、技术交易和展示推广功能,着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完整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为首都和全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