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成为全省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全国杂交水稻种子优势产区。今年全市落实制种面积23.1万亩,预计产量4600万公斤。
政策扶持有力。将稻种产业发展列入“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积极争取省上出台措施支持三明市建设“中国稻种基地”,获得连续六年每年2000万元共1.2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市政府下发“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政策扶持、用地用电等优惠措施,市、县两级政府调整农口政府性资金支出结构,整合有关政策性资金,切实加强投入保障。2015年以来,三明市累计下达种子产业建设资金4520万元。
基地建设有序。重点建设三明(建宁)国家级种子产业园,引导种子企业、科研育种单位、科研项目向产业园聚集,为杂交水稻育种、生产、加工等提供基础性服务。目前,种子产业园的子项目种业科技中心、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种子管理信息中心、规模化制种基地种子贮藏库和烘干车间等进展顺利。谢华安种业、六三种业、科荟种业、禾丰种业、天力种业等一批种子企业入驻园区,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其中科荟种业已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全省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种子企业。
科研运用有招。建设省级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杂交水稻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指纹图谱鉴定、品质分析等重大科技问题。目前,作物遗传改良环境与创新利用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国家抗稻瘟病水稻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获中央扶持资金500万元,并已完成初步设计。沙县中国稻种南方研发展示基地正加快建设步伐,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中种集团等13家科研育种单位在此建立稳定的育种基地。同时,先后引进谢华安等院士分别成立5个涉及稻种研究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帮助制种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初,全市拥有制种企业69家,制种面积19.24万亩、产量3745万公斤,面积、产量约占全国的11.80%、1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