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1日举行的十九大“农业科技创新”党代表媒体发布会上,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表示,中国培育的一些小麦品种,如抗赤霉病小麦等,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现在的策略是通过协议,遵照国际种子交换协议,进行不同国家的种子交流交换。”
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说,品种创新离不开国际合作和种质资源交换利用,从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曾对中国作物育种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科院建有国家农作物资源库,储藏有40多万份种质,其中15%左右来自国外。而美国种质资源库超过50万份,大部分来自国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为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问题作出贡献。
何中虎介绍,中国并不是小麦的发源地,小麦的起源地是中东,通过可能两三种途径传到我们国家。就国际上来说,包括种质资源交换在内的国际合作,是全球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就大批引进了意大利、美国等国的品种;70年代引进东欧的品种,如前苏联的;80年代以后,引进国际小麦改良中心、墨西哥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引进,在不同时期在产量、矮杆、抗病、品质等方面的改良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相应的,中国的一些小麦品种,比如抗赤霉病品种,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现在的策略是通过协议,并且遵守国际种子交换协议,就是MTE,进行不同国家的种子交流交换。”
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旱害、涝害等,同时,病虫害比以前明显增多,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自主创新,但仅仅自主创新是不够的,更需要跟国际同行携起手来,共同投资、共同获利。
何中虎说,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主要以学习引进为主,现在在学习引进的同时进行合作研究。比如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的实验室分别跟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国际小麦改良中心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收集实验方法、共同交换材料、共同培养研究生,共同提高我们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