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与为害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南北分布都较普遍。尤以秋番茄、秋延后栽培番茄,若管理不当,定植前就有毁种的,严重时棚室发病率达70%~80%,减产50%以上,有的常因此而无收成。
二、类型与症状
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蕨叶、条斑、混合侵染四种类型。其发病率以花叶型为最高, 蕨叶型次之,条斑型较少,而危害程度以条斑型、混合型最严重,甚至造成绝收,蕨叶型居中,花叶型较轻。
1、花叶型 主要有两种症状。一种是叶片上有轻微的花叶或略显斑驳,植株不矮化、叶片不变形,对产量的影响不大明显;另一种有明显的花叶,叶片变得细长、狭窄、扭曲、畸形,植株矮小,落蕾落花严重,果实变小,果实表面呈花脸状,品质差,对产量影响较大。
2、蕨叶型 叶片呈黄绿色,并直立上卷,叶背面的叶脉出现淡紫色。由于叶肉组织退化,从而使叶片扭曲成线状,表现为蕨叶型。同时植株丛生,矮化、细小。
3、条斑型 叶脉出现坏死条斑或散生黑色油渍状坏死斑,然后顺叶柄蔓延至茎秆,初期表现为暗绿色凹陷的短条纹,后期变为深褐色凹陷的坏死条斑。果实上产生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并且这种褐色斑块只发生于表皮组织上。
4、混合型 症状与上述条斑型相似,但危害果实的症状与条斑型不同。混合型危害果实的斑块小,且不凹陷,条斑型则斑块大,且呈油渍状,褐色凹陷坏死,后期变为枯死斑。
三、发病规律
由多种病毒侵染所致。主要病毒有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病的发生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高温干旱易于发生和流行。春大棚和秋迟后栽培的番茄病毒病的发生特点不同。春大棚番茄前期病毒病较轻,主要由病残体和种子内携带的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经移植定植等农事操作传播。进入5月份后,气温达20℃时,蕨叶和花叶病开始加重,这与此时黄瓜花叶病毒增加有关。棚室周围多年生杂草是CMV的越冬宿主,蚜虫是CMV的主要传毒介体。凡棚室周围杂草多,棚室内蚜虫较重,春棚病毒病也可加重。一般雨季到来前,气温持续高于25℃,症状逐渐减轻。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得多,主要症状为蕨叶和条纹病。此时毒源以CMV和TMV为主。由于此期天气高温干旱,日照强,秋番茄在育苗期间,经常由于土温过高而造成幼苗根系伤口,根、幼茎、叶片等也易被灼伤。加上暴风雨天气造成的植株伤口,这些均有利于存活于土壤病体中的TMV的侵染。农事操作在幼苗间相互传播感染,种子上的TMV侵染率也高于春棚。定植后8、9月份病害加重。蚜虫发育、露地作物病毒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不畅和施用未腐熟的有机化肥均可加重病毒病发生。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杭病品种 针对当地主要毒源,因地制抗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如霞粉、苏抗8号、毛粉802、苏保1号等品种。
2、实行无病毒种子生产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
3、实行轮作 实行2年以上轮作,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喷施爱多收6000倍液或植保素7500倍液,增强寄主抗病力。
4、栽培防治 加强定植后栽培防治措施,如适时播种,适时早定植等。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
6、早期防蚜 尤以高温干旱年份,要注意及时喷药,治蚜预防TMV侵染。可选用20%菊马乳油2000倍液,增产灵5×10-5~10-4及1%过磷酸钙,1%硝酸钾作根外追肥,均可提高耐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