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子 进口番茄种子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西红柿种子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技术中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公司动态
·政策法规
免费咨询热线:400-677-1853
电话:029—81544086
樊经理 18992849520
邮箱:158973509@qq.com
网址:www.fanqiezhongzi001.cn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当前位置: 番茄种子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去年积重难返 今年负重前行 种业发展进入关键节点
编辑:莱德种业 日期:2016-4-15
  当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种企多以玉米种子、水稻种子为主营业务。从去年下半年酝酿的玉米价格改革,为当前国内大型种企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去年底,国务院8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种业的目标任务;今年1月1日,新《种子法》施行。承前启后的2015和2016年成为种业前行的关键节点。梳理当前种业市场,供需过剩依然严重,加上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企业前行的步伐并不乐观。
  新《种子法》新机遇
  新《种子法》2016年1月1日实施,这是《种子法》施行15年的首次大改。新《种子法》在修订中针对种质资源保护、种业科技创新制度、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审定和登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和质量监管、种业安全审查评估、转基因品种监管、种子执法制度、种业发展扶持保护制度及法律责任等十个方面,对种业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新《种子法》保留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但将审定作物由原来的28种压缩到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5种,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
  虽然从“品种审定制度”过渡到“品种登记制度”还有一段距离,不过部分品种施行登记制度,还是迈出了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新《种子法》在鼓励品种创新和促进企业发展上开创了新的机遇:“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自主研发品种审定有“绿色通道”;鼓励企业利用公益性创新成果自主培育新品种;支持科研单位人员向企业流动;商业化育种主要由企业承担;提升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地位等。
  旧《种子法》从2000年实施15年来,中国种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内种子市场销售额780多亿元,约占全球份额的21%,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子市场;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销售额过亿元企业100多家;种业前50强企业的经营额由2001年的30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240亿元,市场占有率由10%提高到33%。
  不过,欣欣向荣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再前进的桎梏,种业当前很多实际问题还没有解决,包括科研院所参与商业育种过度,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不足;大部分种企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相当多公司还在依靠代繁和贴牌生产;急功近利,从生产企业到经销层面都在追逐市场热点;植物知识产权保护受重视不足;人才、资源缺乏等。中国企业远没有达到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不少企业不是踏踏实实做大做强,而是希望“一夜暴富”——赌某个品种为企业带来辉煌。能否抓住机遇让种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企业任重道远。
  供需背离之势难改
  当前种子供需呈现出显着的供过于求状况。不过,种子消费者农民并没有从中受益,因为种子价格没有明显降低,而制种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市场:连年过剩,积重难返。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对种子终端市场信息观察点的信息汇总,今年春夏播市场种子供应总量充足,启动较往年推迟,除杂交棉种子价格明显下跌外,其他作物种子价格基本持平。全国春夏播玉米、杂交稻、常规稻、大豆、棉花种子及马铃薯种薯有效供给总量分别为18.46亿公斤、3.39亿公斤、8.17亿公斤、3.72亿公斤、1.20亿公斤和70亿公斤,预计种子总需求量分别为11.5亿公斤、2.5亿公斤、6.6亿公斤、3.30亿公斤、0.92亿公斤和53亿公斤。
  当前商品种子数量和市值最大的玉米、水稻种子过剩严重。以玉米为例,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约5.5亿亩,年需种量10亿~12亿公斤,而2013年、2014年满足用种需求之后,余种分别达到5.5亿公斤、10.0亿公斤。2015年玉米制种主产区因灾大幅减产,虽然制种面积同比增加16%,收获种子仅同比增加8.5%。加上期未有效库存7.5亿公斤,2016年春夏播玉米种子供给总量18.46亿公斤。预计今年玉米种植面积5.4亿亩左右,用种量11.5亿公斤,余种7亿公斤左右,占需种量的60%左右。
  在农资行业,不仅化肥、农药深受过剩困扰,过剩也成为种业的新常态。库存高企造成的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仓储费用增加、种子质量下降或报废等问题,将令企业陷入危局。
  对于过剩,最受业内诟病的是品种审定的“大跃进”。据业内专家统计,现今全国玉米育种课题组有800多个,个体育种户难以计数。众多育种人流于模仿育种,真正的创新育种乏陈可数。2014/2015年国家审定和玉米主产区审定品种共565个,但在生产中脱颖而出的品种寥寥无几。
  也有观点认为,在繁琐而落后的审定条件约束下,许多企业不是科学严谨地开展品种评估试验,而是只要过了审定关,便乐观地高估自己品种的市场潜力,浮躁地把品种推向市场。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调度分析,今年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大豆、马铃薯制种面积均增加,尤其是杂交玉米,虽然老品种制种面积下降,但新审定品种制种组合数量明显增多、规模扩大,制种面积总体增加4%。
  企业:扩容融资,趋之若鹜。上市公司是国内种业龙头企业的代表。截至目前,隆平高科等9家上市公司的2015年年报还没有全部公布。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去年种业上市公司经营利润不尽人意。其中,保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的企业为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和荃银高科,大北农种子业务收入增长,敦煌种业扭亏为盈,丰乐种业、农发种业净利润降低,神农基因、万向德农收入大幅减少。这反映出种业企业盈利能力在降低。
  资本运作动作频频是去年种业的新动向。2015年6月30日,隆平高科以3.2亿元收购天津德瑞特种业80%的股权。德瑞特种业是蔬菜种企中少有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之一。至此,隆平高科完成了在水稻、玉米、蔬菜等业务的布局,初步具备了发展成为国内种业巨头的基本条件。而2015年12月23日,中信股份发布公告称,中信股份以27.92亿元的价格认购隆平高科约18.79%的股权,并成为隆平高科的控股股东。隆平高科回归国有控股公司,为其走向国际奠定了坚实的后盾。动作更频繁的是农发种业,4年间通过9次投资、收购,切入农药行业,并实现小麦种子销量全国第一,玉米、水稻销售额全国前十。不过,记者以为,从当前国际种业巨头来看,还没有哪一个是大而全的典范。企业实力并不体现在体量上,虚空的巨无霸可能瞬间倒下,国内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专注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企业以踏实的育种创新、营销、服务为前提。
  融资步伐加快,还体现在种企登陆新三板的热情上。迄今为止,种业上市公司只有9家,而仅2015年一年,密集挂牌的新三板种企有18家之多,包括锦棉种业、联创种业、中江种业、秋乐种业、红旗种业、安信种苗、垦丰种业、中棉种业、红枫种苗、帮豪种业、德宏种业、鲜美种苗、西科种业、湖北中香、凌志股份、金苹果种业、江淮园艺种业、曲辰种业等。不仅有传统种企,还有经营种苗、向日葵种子等的企业。2016年以来,又有明天种业、大民种业、凯福瑞等数家企业挂牌。
  新三板为创业型中小企业开通了融资便利之门,不过,种业受外界不可控因素影响多,以短期盈利为目标引入社会资本,反而会加大企业的风险。当前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原本发展形势很好的某种企,本意欲借助融资快速发展,但为了维护每个业绩报告都盈利,反而拖累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是当前种业企业的现状。2011年修订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抬高了企业进入门槛,企业数量由8700家减少到5000多家,不过,优胜劣汰的速度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当前“育繁推一体化”前10强企业占国内种子贸易额的13%;而世界前10强企业占世界种子贸易额的35%,美国前20强企业占其国内贸易额的70%。国内销售额前50强的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10多亿元,占销售额的4%左右;而跨国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8%~15%,有的甚至高达20%。可见,企业在做大上趋之若鹜,在做强上显得畏手畏脚。
  政策调整影响深远
  去年10月,有关部门确定降低玉米临储收购保护价,公告一出,先是玉米市场价格断崖式下跌,东北、山东、河南等主产区平均下跌20%左右,部分地区同比最高跌幅达30%;伴随玉米价格下降,小麦价格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
  今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宣布: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去库存就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农业部数据显示,在过去12年里,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2.1亿亩,产量增加了1087亿公斤,占粮食产量增长量的57%。按照农业部计划,到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2016年计划调减1000万亩以上。
  种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若某年某类农产品价格较高,次年农户往往选择该类农产品种植,该农产品种子销量增加;次年该农产品产量增加,价格必然下降;低价又导致农户第三年减少该农产品的种植,当年该农产品种子销量减少。这不但是当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也是杂粮等大田作物的种植现状。而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种植面积的周年波动性相对较小,这些作物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更大。
  从2014年棉花、大豆临储政策改革试点,到玉米充当主粮收储制度改革“先锋”,未来可能还会有小麦和水稻收储制度改革,种植结构变局从调减玉米面积开始。
  从总量来说,将约5.5亿亩的玉米面积调减5000万亩,减少近10%;从用种量来说,将减少1亿公斤左右。2016年计划调减1000万亩,用种量将减少2000万公斤左右,这个数字对于7亿公斤的过剩量来说,占比不到3%。单从数字来看,减少的份额并不大,重要的是调整的趋势,以及不要让“种玉米不挣钱”深入农民意识,不要让玉米种业没落。对于玉米种子生产企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种玉米的农户挣钱。
  此外,顺应国家政策调整方向,向高品质农产品、多元化经济作物转变,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方向,进行品种创新和育种方向调整,提供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种子和服务,提高农民种植收益才是企业生存之道。实际上,当前有不少企业已经从单一玉米种子生产向马铃薯、甘薯、花卉、蔬菜、大豆等制种扩展。
  不过今年不少企业玉米制种面积继续扩大的做法令人大跌眼镜。虽然从某种程度来说,2015年制种受灾让今年玉米种子过剩的数字不那么刺眼,也给了企业喘息之机,不过,如果企业不能摆正心态继续赌未来,恐怕“市场之手”不会留情。
 
【声明】本文章系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 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推进会召开 2016-4-15
下一篇: 内蒙古武川县:精选种子 抢墒播种 2016-4-15
番茄种子